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台後,始終標榜「加薪、減稅、改善投資環境」,其中減稅部分,過去2年已修改《所得稅法》,將股利所得稅率從45%降為「28%分離課稅」,員工分紅部分,也透過《產創條例》修法,訂定5年緩課等規定,現在,經濟部準備再推動《產創條例》,將促產條例落日的機器設備投資抵減,以「智慧機械」名義復活,中國科技大學財稅系兼任教授曾巨威形容,台灣目前正步入企業減稅的第二循環。中美貿易戰開打,台商最近紛紛回台投資,除了國巨宣布100億元投資高雄外,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日前也宣布,回台投資「AI實驗室」,單單土地的投資金額就達43億元,企業界回台投資,其實已事先嗅到的政策利多,因為,經濟部從8月開始,已積極研議智慧機械投資抵減方案,最快明年就可上路。台商最近紛紛回台投資,除中美貿易戰外,也是已事先嗅到的政策利多,經濟部從8月開始,已積極研議智慧機械投資抵減方案,最快明年就可上路。(資料照,富拉凱投資銀行提供)曾巨威表示,台灣過去幾10年來的稅改,始終是產業政策與租稅政策衝突下的產物,「先進國家的朝野政黨,在財政政策上有左右之分,但台灣的國民2黨的主要區隔在於意識形態的對立,在財經政策上欠缺左右之分。」曾表示,台灣從《獎勵投資條例》開始,提供企業50年的租稅抵減,獎勵投資30年、促產20年、產創10年,在稅改議題上,歷經很多循環式波折,2007年的稅改,好不容易把租稅獎勵政策進行總清算,當時經過妥協,以營所稅降到17%,換取促產條例落日。曾巨威表示,2008年之所以能夠推動促產落日,主要是因為當時朝野各界都認為,投資抵減政策對稅基破壞太大,讓財政部好不容易在稅改議題上占了上風,不過,經濟部門接下來又慢慢地以「提振民間投資」,要求訂定投資抵減。中國科技大學財稅系兼任教授曾巨威指出,台灣過去幾10年來的稅改,始終是產業政策與租稅政策衝突下的產物,(資料照,陳明仁攝)「經濟部是有步驟的,第一是原來拿到的投資抵減延長落日,第二是將投資抵減適用範圍擴大,第三就是新增投資抵減,從電動車免貨物稅落日條款,從3年、5年不斷延長就可以看出。」曾巨威表示,由於經濟部門不斷以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為由,放寬投資抵減,財政部這段期間,對於相關的減稅要求,包括股利分離課稅,到員工分紅緩課5年,根本是擋不住的。「以民進黨目前執政風格,過去行政部門的重要政策,立法院大部分都相對尊重,現在是本屆民進黨執政的倒數2年,民進黨為了明年勝選鋪陳,拿租稅政策犧牲,是很自然的事情,智慧機械投資抵減,應該也是擋不住的」,曾巨威悲觀地表示。租稅獎勵是刺激投資還是浪費錢?不過,從財政專業角度,「智慧機械」投資抵減,到底對刺激民間投資,到底有沒有效?這項租稅工具,又到底該不該用?曾巨威表示,租稅工具到底該不該用,有一個很重要判准依據,就是企業不管政府補貼與否,都會去投資的項目,政府基本上就不該提供投資抵減。以自動化設備投資抵減為例,從最早《獎投》開始,當時自動化可以說是「流行名詞」,當初經濟部認為,自動化設備是未來科技發展趨勢,應該予以補助,但是,企業如果在競爭壓力下,不管政府補貼與否,都會自動去做的投資,政府多做事浪費錢,政府給予租稅獎勵,「基本上,就是浪費錢。」中國科技大學財稅系兼任教授曾巨威指出,租稅工具到底該不該用,有一個很重要判准依據,就是企業不管政府補貼與否,都會去投資的項目,政府基本上就不該提供投資抵減。圖為自動化機械處理手臂。(資料照,顏麟宇攝)「租稅減免之所以要小心,因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,它由小變大由短變長,調整改革過程要付出很大社會代價」,曾巨威表示,智慧機械的投資抵減,就像早年的自動化設備投資抵減一樣,從《獎投》開始,政府整整補助了50年,期間造成國庫的稅損高達數兆元,政府應該記取《獎投》與《促產》投資抵減「易放難收」的教訓,不能以租稅獎勵帶動民間投資,有具體成效為由,重啟機器設備的投資抵減。「政府給予投資抵減,表面上企業配合政府投資台灣,但這樣的效果是扭曲的,從資源配置角度,是資源錯置。」引台商回流 租稅獎勵非唯一選擇曾巨威不諱言,台灣目前的投資大環境,在中美貿易戰開打後,台商的確面臨供應鏈重新佈局的需求,但吸引台商回台,並非一定得靠租稅獎勵不可,把整體投資環境弄好的同時,「對廠商施以小惠(例如土地房屋稅減免),或許在特殊狀況下有必要性,如果沒有把合理環境弄好,只是施以小惠,我認為沒有用。」曾巨威強調,現在討論「智慧機械」定義,其實沒有太大意義,因為經濟部一定會端出一套說法,至於中小企業利用智慧機械投資抵減,推動產業升級的說法,過去幾次稅改也都被拿出來講過,就像去年通過營所稅從17%調高為20%部分,當時針對中小企業部分,也給予折衝條款,讓中小企業稅率分3年調高為20%。(推薦閱讀:所得稅法遭批為富人減稅,謝金河:台灣1%繳稅金額高達49.6%,不減這個你要減誰)「從歷史經驗,只要有租稅減免,大部分優惠都被大企業拿走,因為他們比較理解法令,先前,《中小企業發展條例》針對中小企業提供員工加薪抵稅的優惠,實施幾年下來,真的有效果嗎?從申請件數與金額來看,也沒有!」相關報導● 拚經濟轉型還是拚選舉?智慧機械投資抵減 恐讓《促產條例》借屍還魂● 根留台灣!國巨宣布砸百億高雄蓋新廠
- Nov 18 Sun 2018 02:03
外熱內冷 蔡執政經濟30年來最差
留言列表